中国新闻网:上海师大“成长有约”传递脱贫攻坚中的师大力量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12-10浏览次数:79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年12月10日

标题:上海师大“成长有约”传递脱贫攻坚中的师大力量

记者:许婧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10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师范大学9日邀请多位校友回校参加第六期“成长有约”活动,分享自己在参与教育扶贫中的点滴故事,传递脱贫攻坚中的师大力量。

  本期“成长有约”以脱贫攻坚中的师大力量为背景,通过“微光:脱贫路上的师大学子”“筑梦:西藏孩子的上海阿爸”“传承:薪火相传的青春之歌”三个篇章,生动展现了近年来学校开展精准扶贫以及在对口支援中扶贫干部、支教师生接力前行、忘我奉献的感人故事和精神风貌。

  近年来,上海师大涌现出一大批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毕业生。其中“三支一扶”计划447人,大学生村官180人。学校也连续11年荣获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

  跨越43745公里,2019届广播电视学本科专业的广西姑娘梁远丽受邀从西藏日喀则谢通门县来到了分享会现场。她讲述了自己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她分享道:“和我同在谢通门县的伙伴好几位都来自上海师大,在教育、党建、维稳等全方位开展扶贫工作。从最开始的语言不通,到现在能走村入户,挨家挨户宣传惠民政策,我们为了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拔掉穷根,采取集中宣讲、分批座谈、送宣教入户等方式,用老百姓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让他们明白‘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将贴心服务送到家。”

  分享会现场,正在新疆伽师县扶贫一线的2018届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校友姑再丽阿依·吾布力通过“云”连线,也道出了师大人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从刚去时从事幼师工作,到主动请缨担任巴仁镇英吾斯塘博依村“访汇聚”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她称自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哪里。一年半来,姑再丽阿依·吾布力帮助21个贫困户从完全不会到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为46个贫困户解决住房问题,为90个贫困户126个劳动力实现到工业园、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从北方农村来沪的谢宁,是2019届戏剧戏曲学硕士专业校友。大学期间,他在校接受资助的同时,努力学习、投身公益。2013年他在家乡成立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这一年开始,他说自己已经有能力自食其力,主动放弃了学校的资助,他说这份国家的关怀应献给那些比他更需要帮助的人们。他努力从小处着手,倾情奉献社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兼职岗位,为民工幼儿园、盲童学校、残障儿童爱心之家等提供志愿服务。

  2016年,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队伍抵达日喀则市开展为期三年的教育援藏工作。这40位上海教师中三分之二都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2014届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专业校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统战处处长傅欣,1994届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校友、上海市田林三中副校长朱炯,2006届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校友、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高级教师钟颖杰作为代表受邀来到分享会现场。

  2007年起,上海师范大学开始参与西部计划基础教育专项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以“志愿+接力”的方式,开展为期一年的基础教育志愿服务,为推动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至今为止,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伍已经有13届,142位志愿者,分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广西百色、甘肃玉门进行支教,支教团志愿者们关注基础教学、助力脱贫攻坚,累计服务时间超过20万小时,服务对象超过7000人次。

  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育人为目的,秉持“厚德、博学、求是、笃行”校训,传承弘扬“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用师范生培养坚守教育初心,用教师教育接续教育使命,用教育铺筑小康路。

  未来,上海师范大学还将邀请优秀校友、知名人士等嘉宾做客“成长有约”演播现场,运用互联网及青年所接受的形式,分享可知可感的身边故事,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入青年学生,成为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链接地址:http://www.sh.chinanews.com/kjjy/2020-12-10/83522.shtml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