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上海师大开学第一课:同上一堂脱贫攻坚精神思政金课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3-09浏览次数:94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21年3月9日

标题:上海师大开学第一课:同上一堂脱贫攻坚精神思政金课

记者:吴苡婷


 “把教育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格桑花开的地方,玉兰一定芬芳。”“竭尽全力为雪域高原培养更多爱祖国爱家乡、德才兼备的藏族学子。”

  3月8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上海师范大学思政特聘教授李劲和傅欣在上海师范大学开学首日的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思政课上,分别讲述了助力脱贫攻坚的不平凡故事。

  70后李劲作为第五批援疆干部,在新疆阿克苏教育学院任职期间,创办当地第一份汉文版教育类综合期刊。援疆结束后,又担任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朴实的李劲老师并没有讲他援藏援疆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缺氧不缺精神”体现在他推动办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每一个具体行动中;与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情谊,已经融入他的生命中。

  2016年,傅欣接过李劲的接力棒,参加了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担任日喀则教育局副局长、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课堂上,他分享了如何把“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作为信念,开展用数据说话的有效课堂达标度检测,打造远程信息化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教学改革,3年里用上海基础教育的经验,蹚出了一条“组合式”援藏的新路子。丰硕的教书育人成果彰显了傅欣的教育智慧,他说,教育可以阻断贫穷的“代际传承”,才能让扶贫开发效果可持续, 扶贫的队伍里教育绝不会缺位。

  两位“上海阿爸”从繁华大都市来到离家5000多公里、海拔3800多米的雪域高原,无法陪伴家人,要靠药物才能睡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尽心尽力投身精准教育扶贫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所有在场的学生。

  2位老师的分享后,来自上海师大对口援建喀什地区、数理学院热孜万姑丽·吐尔孙同学讲起了家乡阿克塔什地区过去几年里平整荒漠的变化,讲到建起成片安居房,讲到了舅舅从不愿意种叶城特产核桃到种好核桃提高收入的经历,讲到了自己受益国家政策如愿考上上海师大后的成长。“曾经很多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今天在国家的关怀下我不断靠近梦想,让我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建工学院次仁桑珠同学来自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的一个小村庄,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村里没有人上过幼儿园。因为那个时候幼儿园都建在市区,上幼儿园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给了他上小学的机会。6年的小学生活在他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对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对上海,总有一种难舍的情结。现在他是上海师大少数民族导生队队长,帮助学弟学妹们适应学校学习、生活,一起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

  校党委书记林在勇指出,李劲、傅欣两位老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殊荣,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是学校的光荣和骄傲,是学校长期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立足办学特色,履行社会责任,为脱贫攻坚作出师大贡献的生动缩影。他通过中西方比较、调研全国脱贫摘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等亲身经历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脱贫攻坚精神,是推动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林在勇勉励师大学生,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奉献祖国中书写有意义的人生篇章。


链接地址:http://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14985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