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东方教育时报):第十五届东方女儿节之顾绣非遗传承展看点十足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4-18浏览次数:103

来源:学习强国转载东方教育时报 2021年4月18日

标题:第十五届东方女儿节之顾绣非遗传承展看点十足

记者:李婷


“第十五届东方女儿节之顾绣非遗传承展”于4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宝龙艺术中心三号厅展出。此次展览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女子文化学院、松江非遗中心、上海市三新学校共同主办。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当代顾绣的精品和近年来顾绣传承过程中的成果和探索。其中静态传承部分的9幅顾绣精品为非遗传承人绣制,是当代顾绣的典型代表;其余七十多幅作品均为顾绣非遗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后大中小学所进行的传承和探索创新。在展览的动态传承部分,多位顾绣非遗传承人和学习该项技艺的学生还展示了顾绣的制作过程,让参观者直观的体验了顾绣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顾绣传承展”由三个部分构成,顾绣本身的展示包括“静态的传承—月明星稀赏顾绣”和“动态的传承—针落有声话顾绣”。同时,为了更好的在大学推动以顾绣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幕式结束后,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管理学专业专门进行了“教学研讨—力学笃行论顾绣”的研讨活动。

据了解,顾绣是江南刺绣艺术的代表,是民间绣艺与文人画结合的产物,源起于上海松江,由于松江府的人文内涵和江南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在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结合中顾绣始终与上海历史文化相连。在2006年被纳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半绘半绣、画绣结合的特点,400年来历经由盛而衰,乃至消亡、重生的变迁。在80余幅顾绣真品中有几幅最为亮眼,一幅是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师承新中国顾绣第一代传人戴明教的朱庆华女士作品《兰竹系列图》,这幅绣品采用铺针、齐针、乱抢针、短针等针法。虽然采用最普通的针法绣制,但准确地把握了墨色的深浅变化、晕染枯槁,让人感觉到了墨色的厚重与轻薄之间的自由随意变化,保持了墨的鲜度,犹如昨日之作。还有一幅不可错过的是顾绣传承人,师承戴明教的吴树新女士的作品《二友图》,此图为岁寒三友中的二友,画面采用齐针、乱抢针、铺针、施针、短针、虚针、点针等针法。利用短针、虚针、点针,把冬天里的峻冷与物体的干涩苍劲,表现得十分入微。

据悉,自2019年教育部中华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在上海师范大学挂牌以来,学校立足育人为本,利用师范教育的有利条件,从师承顾绣、数字顾绣、学术顾绣三个方面,培养现在与未来的中小学校顾绣传承师资,以使顾绣薪火相传。“论顾绣”部分就是展出上海师范大学顾绣传承基地在课程建设、交流演出、特色活动、教学活动研讨等多方面的成果与努力。此次的展出中也有上海师范大学顾绣传承基地学生的作品,这些作品是上海师范大学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培养非遗传承的种子,探索优化传统文化传承与研究的工作机制的最好证明。


链接地址: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181127207945812811&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7181127207945812811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