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师大讲活“初心之地”党的故事 发布百支学生红色大寻访任务书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4-21浏览次数:87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年4月21日

标题:上海师大讲活“初心之地”党的故事 发布百支学生红色大寻访任务书

记者:许婧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1日电 (许婧)“老渔阳里2号的朋友圈有1920年6月第二次从北京到上海的毛泽东,有在此会见陈独秀后加入上海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的林伯渠,有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沈雁冰……新渔阳里6号的青年团有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等。”21日,市委讲师团成员、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在学校“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中这样说道。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当天和师生代表共同发布百支学生红色大寻访任务书,勉励青年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红色寻访中不断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

3月以来,上海师大依托苏智良教授及其团队历时十年的研究成果《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组建百支红色大寻访学生队伍,用好研究成果,用活红色资源,讲好诞生地故事,精心设计推出“建党的旅途”“共青团的足迹”“荣耀的召唤”“思想的光辉”“隐蔽的战线”“永恒的凝望”“文学的繁荣”“创刊的历程”“奋进的歌声”“工人的力量”十条红色寻访线路,开发了生动活泼、贴近实际、更具青年味的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微课程,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大力唱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活动现场,影视传媒学院学生快闪诵读了由青年党员教师姜杉指导排演的诗歌《青春·百年》“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我们强国的一代。”

苏智良教授以《初心之地渔阳里:老渔阳里的朋友圈,新渔阳里的青年团》为题作专题报告,以丰富的史实、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法租界西门区与渔阳里街区的背景情况,讲述了渔阳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孕育之地的党史故事,阐述了对进一步保护渔阳里的思考。“同学们,配合着书去这些红色纪念地实地看看,一定会有很深的体会。”苏智良教授这样鼓励青年学生。

苏智良教授在重点推荐“建党的旅途:从党的诞生地到孕育地全回顾”红色寻访线路时表示,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仍有许多史迹亟待寻访与保护。青年学生通过实地寻访用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树牢爱党爱国之心,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影视传媒学院张诗雨在听完分享后激动地说道:“红色大寻访活动将党史串联起来,以寓学于趣的方式,多样化、生动化的将党史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尤其是苏智良教授讲述关于上海渔阳里的讲座,让我对渔阳里有了全新的认识,全新的体会。通过红色大寻访的学习进一步提升青年学生对党史的认识,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那段光辉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让我更加明确了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充分发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精神。”

据悉,活动当天,上师大青年学生、上师大附属学校的中小学生等超20万人次通过收看网络直播形式,在线“打卡”收看了苏智良教授的专题报告和师大青年大学生的寻访分享。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上海师大注重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准确把握青年特点,贴近青年需求,用活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走进课堂、学生生活园区等校内场所和广阔的社会大课堂,积极组织开展“青春对话信仰”百名青马工程学员采访党员校友、“学百年党史读红色经典”晨读等特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践行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


链接地址:http://www.sh.chinanews.com/dangjian/2021-04-21/86494.shtml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