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2016年11月24日 A18版 文体新闻
标题: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启动 ——学子动手感受传统魅力
记者:焦苇 肖茜颖

■ 上师大学生昨学习香囊制作 图TP
本报讯(通讯员 焦苇 记者 肖茜颖) “希望非遗能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王怡寒昨天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开幕式上表示。
今年的系列活动将推出海派剪纸、古琴艺术、传统戏剧、海派面塑等10个主题包,以展示、讲座、演出等形式,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15家高校,旨在“弘扬非遗文化 传承工匠精神”。
中午,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内,近4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各展所长,古琴斫制、墨锭描金、钩针编法、绒绣、棕榈叶编制等多项非遗技艺展示,引来师生的阵阵惊叹。尽管室外阴雨绵绵,室内的展柜前却人气高涨,师生们还兴致勃勃地学着制作。一位安排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老师表示,今年是系列活动第三年,活动的确激发了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他建议更多地引入实践项目,让学生动手体验。
链接地址:http://xmwb.xinmin.cn/html/2016-11/24/content_18_4.htm
标题: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启动 ——学子动手感受传统魅力
记者:焦苇 肖茜颖

■ 上师大学生昨学习香囊制作 图TP
本报讯(通讯员 焦苇 记者 肖茜颖) “希望非遗能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王怡寒昨天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开幕式上表示。
今年的系列活动将推出海派剪纸、古琴艺术、传统戏剧、海派面塑等10个主题包,以展示、讲座、演出等形式,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15家高校,旨在“弘扬非遗文化 传承工匠精神”。
中午,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内,近4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各展所长,古琴斫制、墨锭描金、钩针编法、绒绣、棕榈叶编制等多项非遗技艺展示,引来师生的阵阵惊叹。尽管室外阴雨绵绵,室内的展柜前却人气高涨,师生们还兴致勃勃地学着制作。一位安排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老师表示,今年是系列活动第三年,活动的确激发了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他建议更多地引入实践项目,让学生动手体验。
链接地址:http://xmwb.xinmin.cn/html/2016-11/24/content_18_4.htm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