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影视传媒学院党史系列讲座 讲述邮票中的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形象传播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5-25浏览次数:84

5月20日,影视传媒学院“恰是百年 风华正茂”党史系列讲座第四讲、由周韧教授主讲的“百年方寸 邮票中的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形象传播”党课讲座在奉贤校区五教学楼A座313教室举行。讲座延续了“专业特色与党史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在学院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讲座由影视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宁宁老师主持。学院辅导员以及奉贤校区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参加。

讲座开场,周韧教授就对主题进行了解读:“在小小的一枚邮票上,能够窥见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新中国的复兴史。”周教授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将邮票与党史、中国近代史紧密结合,用丰富的邮票符号资料和深刻的个人感悟向师生们传达了我们党和国家一百年浓缩的革命和复兴历史。


周韧教授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首先分享了在危难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和人民邮票。1930年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设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曾发行赤色邮票。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江西苏维埃政府陆续发行邮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独立政权开始发行邮票,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进行革命的决心,与伪政权奴颜媚骨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国内政权混乱,伪政权发行的邮票多体现出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奴颜媚骨,以伪满洲国为例,有70%的邮票是由日本人设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邮票始终在宣传革命思想。1944年发行了第一张毛泽东像普通邮票。毛泽东肖像已经开始成为一个政治符号,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旗帜性人物,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凝聚力象征。


在讲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周韧教授更是强调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邮政。周教授举例,自从1949年10月8日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纪念邮票以来,“天安门”形象首次作为一个代表国家的政治符号象征确立,现如今在国庆纪念日题材中,天安门更是反复出现的视觉元素。另外,各种标志性建筑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象征和凝练,比如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而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的成立也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成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形象。从那时开始,人民形象成为了与领袖相提并论的政治符号,那个时期的邮票也一支传达着“领袖与人民同在”的思想,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本的属性和我们国家的政体。

周韧教授在谈及邮票中的新中国外交时,周韧教授说:“看似不经意的图像改变,实则意蕴深长,其本质是反映了政治观念的转变。”周教授列举了很多我国外交史上的重大案例来佐证这一观点。


讲座得到了在场师生的热烈响应,戴宁宁老师总结道,周韧老师的这一堂党课从方寸之间带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展望了未来的视觉传播,这对影传学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感悟其深刻价值。


(供稿、摄影:影视传媒艺术学院)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