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艺术传播与中国品牌发展”学术论坛暨2024年年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5-20浏览次数:252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非遗传承、艺术传播与中国品牌发展”学术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和史志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承办,国家广告研究院、中国广告博物馆、上海师范大学协办,并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管理处提供学术支持。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军,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院长孙宝国,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和史志传播专委会理事长黄昇民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由我校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姜杉主持。

朱惠军代表学校向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同学表示欢迎,对中国新闻史学会对学校的信任表示感谢,他期望到会的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们能够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为学校学科建设传经送宝,也希望青年同学们能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用学术思考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建设品牌强国对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期望。 

王润泽代表中国新闻史学会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上海师范大学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她充分认可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并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大国品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命题。她期望与会学者们能够进一步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之路。 

孙宝国代表影视传媒学院向主办方的信任表示感谢,他认为艺术传播是艺术学和传播学所共同关注的重要交叉学科领域,青年一代在非遗传承和文化创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视传媒学院有责任和义务培养更多的对非遗和文化创新有热情,有才华的青年人才,为青年一代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非遗传承和文化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黄昇民理事长在发言中对支持本次活动的嘉宾、学者、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且对活动的意义和内容作了高度赞扬。他表示艺术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期望未来能更多地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将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故宫博物院等多所高校、博物馆共计投稿130篇学术论文。会议设有一个主论坛、四个分论坛,围绕着“非遗艺术和传播、品牌文化和艺术传播、非遗传承艺术传播和中国品牌发展”等主题进行讨论,来自全国各地八十余位专业学者、业界同仁和硕博生发表主题演讲。

开幕式后举行了主论坛。主论坛的议题涵盖了整体性视角看非遗保护传承的数字化发展、数智赋能品牌塑造与传播、数字传播环境下观众进剧院的驱动因素调查、博物馆传播学学科建设等若干问题。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基地)主任伍琼华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导汤筠冰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陈晞副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创意设计与艺术管理系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专委会副理事长祝帅研究员分别作主题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本次论坛旨在直面非遗传承、艺术传播与中国品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站在理论前沿、紧握时代脉搏,聚焦中华民族优秀非物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中国品牌创新等关键性问题,为传承和传播文化、创新传播形式和路径搭建高层次理论平台,为中国品牌建设和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供稿、摄影:影视传媒学院   作者:姚景苑、童梦雅)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