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启动国内首个应用在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教师教育大模型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8-26浏览次数:850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海师范大学以“大先生”引领、“大模型”赋能,着力谋划、推动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强师工程夯实师范人才培养根基。学校于8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第4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在建校70年之际,启动国内首个应用在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教师教育大模型和发布国内最早列入师范生必修课的教育家精神课程。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增为、院长王洋,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雷虹、副院长韩鹏,江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陈露,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副校长李晔等出席新闻发布会。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发来视频寄语,她强调了教育家精神对塑造心灵的重要性,并嘱托要把教育家精神讲活并笃行,要引导师范生塑造崇高的精神世界。

会上,我校副校长李晔分别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洋、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韩鹏签署了《教育家精神》课程共建协议、人工智能技术攻关的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聘任了五位教育家精神宣讲团导师并授牌了四家教育家精神践行基地。

校长袁雯表示,教师教育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学校借助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契机,通过“大先生”课程和“大模型”赋能,不仅能解决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议题—师德教育的可操作性,更能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认为,上海师范大学的这次创新举措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响应了对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的号召。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和上海市教委领导前期已经赴上海师范大学实地调研考察了相关教师教育改革工作,肯定了上海师范大学的这些实践充分体现了上海教育改革先行示范作用,对推动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上海师范大学能够继续保持创新劲头,引领未来教师教育发展。

发布会上,我校教务处副处长杨帆、分析测试与超算中心主任王龚先后发布和推介国内最早一批成为师范生必修课的教育家精神课程和国内第一个实际应用在师范生培养中的教师教育大模型。发布会在微格仓参观和大模型技术介绍中落下帷幕。

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家精神系列课程,聚焦培养新时代的“大先生”,旨在从价值观念和思想品质角度帮助师范生解读和反思新时代要做什么样的老师和如何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好老师,进而与学生的执教能力形成双环互动,引导师范生养成主动探寻行为背后价值根源的习惯,以成长的姿态向“大先生”迈进。上海师范大学国内第一个应用在师范生培养中的教师教育大模型,可为师范生提供可以充分试错和反思性成长的模拟教学环境和沉浸体验,有效避免师范生在现实教学情境中把学生作为“实验品”的潜在伦理风险,通过数据多向度反馈机制,不仅可以验证教师教育大模型的效能,更能根据师范生的个体差异生成模型的若干种运行机制,将极大地提升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目前的1.0版本的大模型建立的数字学生和数字班级是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学生和真实的教学场景,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联系与转换。后续教师教育大模型将继续探索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变化。紧接着,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生进行了教师教育大模型教学展示。

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建校70周年来,一直致力于教师教育体系的探索、改革与创新实践。学校的教育家精神课程的建设与教师教育大模型的启动,正与国家的教育战略不谋而合。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坚持强教必先强师,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紧接着,8月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的重要性。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7月19日中共中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以及8月21日的《人民日报》的撰文中均提到“坚持强教必先强师,着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上海师范大学的创新举措不仅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坚守,通过“大先生”课程引领和“大模型”技术赋能,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一批具备教育家精神又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新时代教师,从而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培养根基,献力民族伟大复兴。


(供稿:教务处  摄影:宣传部)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