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师范大学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者:学校办公室发布时间:2024-09-30浏览次数:654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省级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历经十八载春秋,“挑战杯”竞赛始终秉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竞赛宗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鼓励学以致用,推动产学研融合互促,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为了继续传承与发扬“挑战杯”竞赛所承载的科研创新精神,引领我校学子在科技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顽强拼搏进一步激发我校的科研活力,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学校决定启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孵化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凡在20256月1日以前在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申报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1位学生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且集体作品总作者数不得超过8人。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参赛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指导教师指导完成。

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决赛当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没有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的学院,前两年可以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实施步骤

2024年910月:组织动员阶段

各学院积极组织动员与挖掘院内优秀学生作品参与比赛,申报作品应有一定成果基础,自然科学类论文项目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发表在较高论文专区,哲学社会类项目选题应切合当下社会热点,且具有一定前期调研基础,科技发明类项目应具备相关专利及发表论文。本次比赛开通了全国“挑战杯”赛事平台的校内赛使用权限,材料申报通过全国“挑战杯”赛事平台统一申报,相关申报材料(申报书与参赛作品)在10月31日前注册并上传至挑战杯赛事服务平(http://gaoxiao.tiaozhanbei.net/d591/),学院初审提交时间为11月10日。后附具体操作手册。

202411月至20254月:项目孵化阶段

各学院积极组织各项目组开展项目实施与准备工作,孵化工作秘书处将组织相关专家,以通讯评审、答辩评审等形式,对申报项目开展多轮评审,项目逐步淘汰,最终择优选拔出代表我校参加明年市赛项目。

20255月:推荐作品参加“挑战杯”市赛。

2025610月项目国赛准备阶段。

202511月:推荐作品参加“挑战杯”国赛。

 

联系人:老师、郝老师

联系电话:64322638、57122659

邮箱:tzbshnu@126.com

“挑战杯”校赛服务平台指导手册.pdf

 

共青团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

学生工作部(处)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教务处

科学技术管理处

社会科学管理处

2024930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