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女教师创新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12-09浏览次数:10

近日,上海市女教师创新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本次论坛以“弘扬教育家精神,悉‘心’共建‘家’乐园”为主题,由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第二届上海市女教授联谊会、第四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联合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教卫工作党委领导、第二届上海市女教授联谊会会员代表、第四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会员代表、教育系统妇女干部代表、特邀的区妇联主席以及优秀女学生代表等120余人参加论坛。

市总工会副主席、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市妇联兼职副主席桂晓燕出席论坛并致辞,我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第四届上海市女优青联谊会副会长杨海燕致欢迎辞,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育工会主席、市教育系统妇工委主任张艳萍作总结讲话。

桂晓燕在致辞中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弘扬教育家精神尤为关键,家庭教育是教育家精神在家庭领域的延伸实践。工会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在教育领域,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平台助力女教师成长,推动女性人才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当好 “娘家人”,关注女教师困难,保障其合法权益。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的交流合作,能为上海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教师们带来更多启迪,为孩子们的未来开启无限可能,为上海的教育谱写新篇章,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杨海燕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她表示,承办上海教育妇女界的盛会是对学校的鼓舞和信任。教育系统的女性,多身着素衣,但心有锦缎,她们是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人类未来发展的先行者和担当者。本次论坛围绕教育创新、女教师发展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能够凸显全人类发展的理念,一定会激励女教师们砥砺奋进,坚持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实践中,为青少年的健康和谐成长贡献巾帼力量。

本次论坛聚焦当前社会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汇聚教育界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学生代表等,共同探讨如何科学关注和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并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融入日常家庭教育的有效路径。

论坛的主旨发言邀请了四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创新、儿童健康、家庭教育、父职角色等话题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经验,由第四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会长、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教授谢欢主持。

中共二十大代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迟楠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空天信息》为题发言。她首先结合个人科研和教学工作分享了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深刻体会。她提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继承前辈经验的同时,应引领当代青年树立远大志向,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关键历史时期,将个人的青春奋斗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主任、教授陈津津以《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向阳而生——医教携手助力儿童友好成长》为题发言。她着重阐述了医教合作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中的关键作用。她强调,为了确保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儿童保健工作必须实现“医教社家”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即医疗、教育、社会和家庭多方面协同,从多维度、多场景、全流程出发,共同为孩子提供全面的心理和健康支持。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雯以《做智慧型妈妈 促孩子心理健康》为题发言。她深入探讨了母亲在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详细介绍了孩子青少年时期大脑发育的变化以及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的支持。她提出,赋予孩子选择的权利、促进自主性的发展以及避免过度养育,对于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成年阶段至关重要,同时将为他们未来的健康和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席居哲以《父爱有“心”:父亲角色的心理学探讨》为题发言,在探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时,他强调,一位经常倾听、积极鼓励、重视沟通、积极参与的父亲能够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

随后的圆桌对话由第四届女优青联谊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林方婷主持,第四届上海市女优青联谊会副秘书长、闵行区第二实验小学书记、校长康旻,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黄岳辉,第四届上海市女优青联谊会副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授孙连荣和荣获市级优秀志愿者的学生代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沈宇宁作为嘉宾,对家庭教育进行多视角解读和经验分享。

康旻分析了小学阶段孩子的特点,并现身说法指出教师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利弊。她强调,小学阶段的同伴关系以及家校共育值得家长们用心关注、科学引导和积极协作。黄岳辉结合自己在一线教学中的经验,并从父亲这一身份出发,分享了他的育儿心得。他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对于帮助学生应对集体生活和社交挑战至关重要。孙连荣分享了她及所在专业团队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和素养普及方面所做的实践和思考。她指出,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问题,大学生需提高社会适应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沈宇宁分享了父母在她成长期间教育方式的改变,从管教为主转变为陪伴为主,引导她发展自我,健康成长。

通过此次圆桌讨论,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不同学龄段的教育专家和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观察与体会,有效拓展了讨论的思考深度和探索广度。

张艳萍指出,本次论坛紧扣“教育家精神”“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三个关键词,正是响应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她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三点要求:第一,以生为本,彰显巾帼教育担当。要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具体状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孩子。第二,接纳包容,共筑和谐成长之路。接受孩子是处理问题的关键所在,真正的接纳始于对孩子的思想和状态的深刻理解,并以此为起点,与孩子并肩成长。第三,启智润心,厚植理想信念之魂。理想、责任与爱的力量巨大,要从小培养孩子树立起理想信念,重视挖掘孩子的兴趣与理想。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度关注孩子的能力培养,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精心培育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

后续,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工委、上海市教育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将充分发挥女教授联谊会、女优青联谊会的专业引领与榜样力量,精心构筑集展示风采、交流思想、促进成长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激励上海教育系统优秀女性在教育事业中不断探索创新,在岗位上建功立业,铸就教育华章。同时,精准锚定党政所需、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关键契合点,将家庭教育置于更为突出的位置,为妇女同胞在教育领域干事创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提供更为精准、贴心的服务保障,引领广大女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为构建现代化教育新图景倾尽全力,书写 “半边天” 在教育领域的璀璨新荣光。

在论坛正式开幕之前,一段精心制作的暖场视频《上海市女教师创新发展论坛回顾》全面展示了过往五载中女教师们在教育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也生动记录了她们孜孜不倦、砥砺前行的身影。

校舞蹈团的学生们也在该论坛带来充满活力的舞蹈《舞动青春》。这段舞蹈不仅展现了青春的最美篇章,也传递了青春的热情与教育事业的蓬勃生机,令在场的每一位与会者都心潮澎湃,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宏伟征程。


(供稿、摄影:妇委会)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