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12月23日,旅游学院在奉贤新综合楼小剧院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专题培训。特邀请上海市委讲师团成员、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云作“百年奋斗之成功秘诀——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关于党的历史经验的实践解读”专题辅导报告。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全体辅导员、学院党史宣讲团成员参加。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卫茹静主持学习。
张云教授从“怎样定位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这一问题引入,对《决议》的思想内涵进行剖析解读,提炼出“统一”“团结”“前进”“胜利”这四个关键词,指出《决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决议》延伸开来,张教授指出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回答了“为什么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史经验”这一问题。梳理了“十个坚持”的五个不同层次内涵,并运用这些理论解释党的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如党的四大、三湾改编、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等为什么能够成功,指出“十个坚持”作为党的成功秘诀,是党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卫茹静表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学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本次专题培训为契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增强斗志。同时,全体党员要把学习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学校发展的实际,要立足本职岗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积极谋划、抓住机遇,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张云教授善用案例、理论阐释深入浅出、系统完整,聆听报告后受益匪浅。
公共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书记隆玲认为,报告从五个层面阐述了“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继续成功的基因密码。当前,学好讲好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思政课战线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体思政教师要运用好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学深悟透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思政课教育内容和资源,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和路径,努力推动全会精神在思政课上落地生根,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
学院党史宣讲团成员、思政骨干教师张俊表示,宣讲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逻辑严谨、视角新颖、深入浅出,从五个层面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既有理论高度、实践厚度,又有情感温度,能够进一步帮助广大教师增强政治自觉,准确领会精神。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思政辅导员刘丹宁认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全国人民鼓舞斗志,意义重大。作为教育工作者,今后会将六中全会精神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动全会精神进课堂,讲好中国故事,要让青年大学生理解“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供稿、摄影: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