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组织部发出致全市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在大战大考中彰显特殊责任、特殊担当》,号召全市党员在特殊时期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党员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到对口联系或所在社区参加防疫工作,与基层干部群众并肩作战。
“我安排好孩子了,可以去!”支部青年党员宋庆清同志,虽然平日看起来柔弱娇小,但是在居家办公后第一时间主动向居委亮明党员身份,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承担社区核酸检测秩序维持工作。为了保证顺利到岗,凌晨4点半就起床准备,离开年纪尚小的孩子。平日为了节省防护服的损耗,经常不吃不喝等到工作结束,连续坚持了10小时。每日工作任务需要保证居民们保持好2米的排队距离,提醒和帮助居民们准备好健康云核酸检测登记的二维码,并把手机亮度调成最亮。她一声声细心叮嘱,一次次耐心解释换来了社区居民连连好评,她的脚步遍布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宋老师也透露,也许难免不放心家中的女儿,但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的榜样!期待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张华峰同志是一名年轻的青年教师党员,疫情爆发后,他居住的楼栋出现了阳性确诊病例,但他仍然主动投身到该楼栋的抗疫志愿者工作中。一人担任起“大白”和“小蓝”等多个角色,为本楼居民送菜、送快递、送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丢垃圾,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并与居民沟通交流,解释小区抗疫政策和防护要求。
宋佳同志积极配合小区每日的信息公开工作,协助居委做好楼栋每日核酸/抗原结果统计报告工作。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特长,在小区多个微信群内推动最新疫情动态、政策宣讲与辟谣工作。在物资领取配发方面,积极协助楼栋做好信息联络、物资取用、分发协调工作,关心独居老人生活物资,将自家囤积的母婴用品转给最紧缺的家庭。在学生工作方面,积极关心自己所带的研究生,每日微信联系,布置科研写作任务定时开展视频会议,帮助学生发表论文,提振学生在疫情期间的信心。
胡国勇教授在保证研究院和编辑部日常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向社区党群组织报到,虽然最后因为年纪原因未能加入一线志愿者,但他鼓励家人加入小区志愿者队伍,服务社区。
除此之外,研究院支部党员在疫情期间参加多次教育决策咨询会议,为市政府、教委和其他相关部门出谋划策。部分同事虽然不是党员,但主动请缨到抗疫一线,在社区担任志愿者,帮助分发和搬运快递、守护封控楼栋等,在浦西封控之前,一些同志驱车为单身同事或者独自在家隔离的同事送菜上门。
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研究院全体教师将继续做到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各项防疫任务,认真备课,关心学生,投入科研,做好决策咨询工作,支部作为战斗堡垒,做到先锋模范,尽己所能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攻坚战,用实际行动为抗疫工作做出应有贡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供稿、图片: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