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对外汉语学院师生勠力同心筑牢疫情防线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05-05浏览次数:26


自上海疫情发生以来,对外汉语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勠力同心筑牢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

学院党委统筹部署 当好“主心骨”

封控期间,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动员、靠前指挥,严格落实校疫情防控要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形势、部署工作,压紧压实抗疫责任,关心关怀师生健康,在筑牢抗疫防线的同时,也有效保障线上授课、考研复试、毕业答辩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领导全院师生凝聚力量同心抗疫。为守好疫情防控“责任田”,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将在校党员和积极分子按照校园片区组建成三支学生党员先锋队,并于3月18日线上举行学生党员先锋队成立大会,动员共计90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投身校院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防控宣传、心理关爱等工作,在关键时刻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当先锋。学院还组织各党支部于4月6日线上召开疫情防控专题组织生活会,加强思想引领和政治教育,动员全院党员“疫”往无前、克难攻坚,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贯彻落实“三个讲清楚”和“三个坚持”的要求,为师生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教师党员亮出旗帜 吹响“集结号”

在学院党委的部署和党支部的带领下,教工支部党员集结战“疫”、互帮互助,在线上教学和思想关怀中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在校内和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上亮出“奋斗担当”的旗帜。

教工第一支部中,张巍老师作为小区志愿者,协助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并参与物资发放等工作。教工第二支部中,朱庆祥老师代表第二支部撰写文章《战“疫”先锋“大白”》,并在《咬文嚼字》电子版第四期(4月9日)和纸质版(5月)刊发,积极宣传抗疫正能量。教工第三支部中,支部书记尤素梅老师化身“社区守门员”、“抗原检测物品发放员”、“统计居民配药需求联络员”、“防疫物资分发员”。支委刘明东老师第一时间为学院的老师采购并快递了防护物资,主动关心退休教师的生活,提供医疗信息。赵晓英老师积极关注在华在沪国际学生动态,了解学生封控期间学习、生活状况,并担任小区在职党员抗疫攻坚临时党支部书记,协助小区居委书记做好130多名在职党员的服务岗位分配和协调工作,在扎实的工作中彰显了最美“党旗红”。

 

学生党员冲锋在前 争做“排头兵”

疫情暴发以来,学院的学生党员在严格遵守防疫政策,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在抗击疫情中亮出青春本色、勇当突击先锋。面对复杂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广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下沉抗疫一线,及时反映师生的各项情况,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并高效完成核酸检测完成情况统计、心理关怀包干到寝等任务。在校学生党员积极进行志愿服务,负责物资分发、餐食配送、楼层整队、维持核酸秩序等工作,以实践诠释入党誓言、以奉献彰显青年担当。21级语言学党支部的孙茜在校内担任防疫工作志愿者,提醒核酸检测的同学保持一米间距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她表示这不仅是疫情防控的标准与要求,更是一起守“沪”的决心与力量。 

为丰富疫情下的学生学习生活,助力学生升学就业,各党员先锋队还筹划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如徐汇西部校区分队的“‘职’点迷津——中小学入职指南”、徐汇东部校区分队的“‘见贤思齐’——硕博沙龙讲座”和奉贤校区分队的“‘研’传身教——升学经验分享会”等,保证学习科研不断线、就业升学不掉链,也有助于缓解学生在封控期间产生的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对外汉语学院党委和师生凝心聚力、“疫”路向前,在战斗前线挥舞冲锋旗帜、筑牢安全堡垒,在行动中印证初心,在岗位上践行使命,为守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树立铜墙铁壁,相信我们必将取得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供稿、图片:对外汉语学院)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