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同上一堂“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思政金课开讲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9月22日是开学首日,学校在徐汇校区第六教学楼108室举行以“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篇章”为主题的“同上一堂‘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思政金课”。校党委书记林在勇,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人文学院教授苏智良授课,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领会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大意义,始终牢记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青春担当。影视传媒学院2024级本科生近百名学生参加。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军,相关职能部处及学院负责人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授课教师郝凤主持。

林在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聚焦“精神感召”“坚定立场”“担负使命”等关键词,强调伟大抗战精神内蕴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自信。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对于每一位身处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勉励青年学生要从先辈们的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人生征途上的多元思潮挑战,要坚定政治立场,坚守原则底线,以实际行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篇章。

苏智良以“抗战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题,结合自身受邀前往北京现场观礼阅兵式的亲身经历和心得,运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和图文资料,从上海这座英雄城市的抗战往事切入,讲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国贡献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内容涵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敌后和正面两个战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与作用——大国崛起的转折点等,带领青年学生共同追忆中华民族那段悲壮与辉煌交织的历史,深入解析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他谈到,抗日战争的胜利重塑了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与抗战精神,锻造了中华民族新的领导力量,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由此开启。他勉励广大青年要铭记苦难与光荣,时刻牢记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青春担当,将奋进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授课伊始,短视频回顾了纪念大会和阅兵式的精彩片段,无数难忘的瞬间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思政金课,深受教育、倍感振奋,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大学生对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交流互动环节,2024级艺术管理专业陈昕珏表示,要肩负起“用专业讲好历史故事、以作品传承精神力量”的责任,将“爱国情怀”融入每一帧画面、每一段故事中,让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在传播中不断延续。202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邳问雪说,她始终坚信声音是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更是传承精神的桥梁,要让抗战精神通过声音传递更加触动人心。2024级表演(师范)专业刘嘉鑫结合自身参演联合龙华烈士陵园推出的《铮铮铁骨》的沉浸式话剧的经历,深切感受到抗战精神是一种磅礴的精神力量,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作为师范生,要秉持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锤炼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教学能力,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摄影:宣传部)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