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 2025年10月28日
标题:共绘幼儿科学教育新图景!2025年幼儿园STEM教育学术研讨会举行
记者:张骞
在科技强国与教育强国战略的引领下,学前教育如何为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埋下第一颗种子? 昨日,“2025年幼儿园STEM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开幕。会上,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上海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姚潇鸫、上海师范大学STEM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建国共同为“上海学前教育学院学前STEM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本次大会以“植根探究、整合学科、赋能教师、培育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美两国的顶尖学者、教研员以及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名园长、特级教师等幼教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幼儿科学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与全球化视野。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的报告中,从科学哲学的宏大视角,深刻阐释了科学的本质。他表示,“科学不代表正确,而是代表可以被证伪”,并梳理了科学范式从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到数据涌现的演进历程。他谈到,科学教育需要“从知识到素养”,并提出了培育幼儿科学素养的十大路径,包括“发展感官能力和情感能力”“保持好奇心”“习惯用动手实践来尝试探究”以及“包容错误”等,为与会嘉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上海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燕教授在《破解焦虑,路径革新》的报告中,直面一线教师开展科学教育的核心困境,系统剖析了“双重身份焦虑论”“知识储备论”等五大误区。她谈到,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好奇心与引导探究过程,而非传授高深知识。提出“以科学-工程实践为导向”的革新路径,表示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发展科学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记住知识,并展示了如何将科学与工程实践与我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机融合,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抓手。

据悉,此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主办,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早期STEM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学前教育数智化创新发展专题实验室、上海托幼协会、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共同协办 。
大会设五个分会场,让与会嘉宾直观感受上海市多所优质幼儿园的生动实践,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园长与教师分享了丰富多彩的STEM本土化实践案例。研讨会成功架起了国际前沿理念与中国本土实践之间的桥梁。未来, “上海学前教育学院学前STEM教育研究中心”将秉持其核心理念,致力于成为服务上海、辐射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学前STEM教育创新高地,为培育具备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未来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shxwcb.com/#/detail/36DDCDD68EA2FEE4FF48B2F20A8124DB001A9505243B081EDEB857AB96599547
 
				
			


